汉江临眺/王维(第1页)
“唐诗三百首(..)”!
汉江临眺
王维
楚塞三湘接,荆门九派通。
江流天地外,山色有无中。
郡邑浮前浦,波澜动远空。
襄阳好风日,留醉与山翁。
◎汉江:河名,由陕西流经湖北,在汉口入长江。
◎楚塞三湘接:汉江的下游古属楚国,湘江的不同流域分别称“沅湘”“潇湘”“蒸湘”,合为“三湘”,这里是说湘水与汉水在楚国边境相接。
◎荆门九派通:“荆门”指荆门山,“九派”指长江在荆门分出的众多支流。
◎襄阳:地名,今湖北襄阳,在汉水北岸。
◎留醉与山翁:晋人山简镇守襄阳时,常常饮酒大醉。
要创作一首有气势的写景佳作,身临其境,亲自感受美景带来的震撼固然重要,但更为关键的是无拘无束的想象力,和纵贯天地的大局观。
汉江与长江交界处的西南方向,是古时号称“八百里洞庭”的广阔水域,这里北迎长江,南接湘江、沅江、资水、澧水,是我国大地上水系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。但是由于洞庭湖水面太过浩渺,站在汉江上无论如何都无法看到南边的“三湘”。这时候,诗人便用想象力弥补了我们视力的缺陷,一句“楚塞三湘接,荆门九派通”,将肉眼无法看尽的数百里的壮阔地势一瞬间铺展在我们眼前。长江、洞庭水量丰富,夏季常常水雾弥漫,遮蔽了周围的景物,但诗人却可以凭借自己的想象和文字驾驭能力,将茫然不见的江水说成“江流天地外”,把雾气遮蔽的山川写成“山色有无中”,使两岸模糊的城市变成“郡邑浮前浦”,用天上迷蒙的色彩绘成“波澜动远空”。
现实景物中的缺憾和不足,到了诗歌里尽皆成为气象宏大的磅礴景象,这正体现了文学与现实迥异的迷人特质。
宋·郭熙
秋山行旅图
一秒记住新域名 www.ttzw8.com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