商山早行/温庭筠(第1页)
“唐诗三百首(..)”!
商山早行
温庭筠
晨起动征铎,客行悲故乡。
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。
槲叶落山路,枳花明驿墙。
因思杜陵梦,凫雁满回塘。
◎商山:山名,位于陕西,在长安南部。
◎征铎(
duó
):车马上的铃铛。
◎槲(
hú
):即橡树,一种落叶乔木。
◎枳花:枸橘树开的白色小花。
◎杜陵:长安南部的平原,代指长安。
◎凫(
fú
)雁:野鸭。
一夜安眠,清晨梦醒之际,本应是人一天中精力最为充沛、心情最为开朗的时刻。但是对于必须晨起赶路的旅人来说,陌生驿站中的睡眠本来就不能完全消解一日赶路的痛苦,更何况为了在天黑之前到达下一座驿馆,必须要在天刚亮的时候就整装出发。此时大脑尚未完全清醒,意识中还残留着昨晚梦见故乡的情景,将醒未醒之间,梦里池塘中悠闲的野鸭和大雁,与眼前山路上满盖的落叶,一起构造出了一个旅途与家园交织的奇幻场景。
诗中“鸡声茅店月,人迹板桥霜”两句,历来受到人们的称赏。鸡鸣,是清晨的信号;月影,是夜晚的象征,这两种景物同时出现在眼前,只能是在夜昼交替之际才可以体验到的感觉。而驿路板桥上的积霜,在日出之后就会融化,在上面留下印记的人,必定在清晨之际就已出门赶路。这一联诗只用了单纯的名词排列,却让读者充分感受到凌晨赶路时的疲倦、孤单与辛苦,体现了强大的文字表现能力。
一秒记住新域名 www.ttzw8.com
请勿开启浏览器阅读模式,否则将导致章节内容缺失及无法阅读下一章。